18公里银杏大道让你“醉驾”到马鬃!!!
天!这条长18公里的银杏大道从桐梓三混搅拌站一直延伸到马鬃苗族乡,高大的银杏树整齐地栽种在公路两旁。银杏树下还间植了君竹、栾树、红枫,几种树高低错落,红、绿、黄搭配煞是好看。这个时节的银杏树叶子还是绿油油的,不是深秋的金黄,但却别有一番风味。一片片扇形的叶子稚嫩而富有生命力,横斜交织的长在枝头,重重叠叠,互为映衬,在半卷碧云半卷暖阳中,点缀成一幅清新的图画。

梓妹一路驾车向马鬃苗族乡行驶,看着沿路的银杏树,心里就想,等到深秋时节,一定要约上桐哥来一次。那时,银杏树叶片片金黄,落地成歌,婉约中透着缕缕暖意,曼舞中氲着丝丝柔情,肯定美得不可名状。
沿着银杏大道一路走来,见到路旁红苗风情的牛角路灯,便知到了马鬃苗族乡了。如今的马鬃苗族乡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真真是青山、绿水、红日子。
“苗岭茶旅景区”在2016年5月开工建设,截止今年3月底,森航集团总计投入资金6778余万元,流转农户土地1.8万亩,完成土地整治1.2万亩,已栽植茶苗9000亩。曾经荒山荒坡,经过整治后焕发出了生机。项目开工建设后,森航集团组建了桐梓县马鬃苗族乡利民茶叶专业合作社,通过产业合作社平台,吸纳当地贫困农户,对入股农户实行5%的保底分红,三年将使这些贫困户享受分红收益30万元。该项目建成后,预计当地群众年均各类收益将达500万元以上。截至今年4月,茶旅基地建设吸纳农户“特惠贷”和财政扶贫到户补助资金320万元,通过保底分红方式,与187户贫困农户形成利益联接机制,2016年共计发放贫困农户分红资金19.2万元。
茶园广场建在茶旅基地,原计划在2017年底完成的4个广场建设将在2017年6月前完成。
祭祀广场,感受红苗文化:广场成圆形,直径61米,面积2920.985平方米,地面由天然花岗岩铺就。广场中央矗立祭祀圆柱,石柱由汉白玉雕刻而成,柱身刻有红苗文化图腾,高9.88米,直径1.7米,祭祀圆柱周围分别竖立9根由汉白玉雕刻的芦笙柱,每根柱高4.99米,直径0.8米,9只直径为1.5米的铜鼓分布在广场周围。

状元广场,“喝茶考状元”:广场成三角形,占地约706.5平方米,由天然花岗岩铺设。广场中央雕刻有秀才饮露中状元场景像。相传在很久以前,一个秀才进京赶考,在赶考途中生病了,一个下山化缘的老方丈见状便拿出一撮茶叶泡水给秀才喝下。秀才喝下茶水,渐渐好转,这才没有错过时间。后来,秀才高中状元,这才有了秀才饮露中状元的传说。广场上的所有塑像都是由天然花岗岩雕刻而成,最高和最宽处均为3.5米。

茶趣广场,用超大茶碗喝茶:广场形如方井,长30米,宽25米,占地面积750平方米,由天然花岗岩铺设。广场中央以茶碗为趣,茶碗整体由茶托、茶碗、茶盖三部分组成,其中茶托12吨,茶碗27吨,茶盖6吨,均以青花瓷工艺用汉白玉雕刻而成,茶碗的口径3米,碗深2.9米。

到茶圣广场,看中国第一高“茶圣”:据森航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建的茶圣广场上的陆羽像是中国第一高茶圣像。通往茶圣广场的花岗岩石阶共计12个平台365阶,每个平台中间刻有汉白玉浮雕,每阶按月雕刻日期。茶圣广场的地面由两片茶叶形状错叠而成,用天然花岗岩铺设,约2592平方米。广场中央伫立着茶圣陆羽的雕刻,雕刻分9层,由56块共888吨汉白玉雕刻而成,雕刻底座长8米,宽6米,高2米,像身高18.8米,加上底座高20.8米,其高度目前居全国第一。雕像正面刻有陆羽简介;背面刻有成弧形的《茶经》画卷浮雕,弧长16米;左右分别刻有“茶”字。神像周围分别蹲站着6位由天然花岗岩雕刻而成的茶神,他们分别是白居易、陆游、朱权、康熙、吴觉农、张天福,其中站像和坐像分别有3尊,每尊站像高3米,8吨左右,每尊坐像2.1米,10吨左右。

到茶道馆,修身养性:茶道馆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,地面由花岗岩铺就而成,建筑物和构筑物均由钢木结构组合而成,形如“明”字,主体建筑是“日”字,附体建筑是“月”字,此所谓日月结合,也就是阴阳相结之说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万物,“明”字酝酿着世间万物,世间万物离不开日月,日月之衡,持续着我们的生活。游客在闲暇之时可以在此禅茶悟道。
中岗村“特色产业园区”位于龙台村、中岭村之间,项目建成后,将把“红苗风情旅游产业扶贫项目”和“茶旅一体产业扶贫项目”连为一体,全方位打造马鬃独具红苗民族特色的农旅综合体,届时,马鬃苗族乡中岭、中岗和龙台3个红苗同胞聚居区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。原计划在2018推进的“特色产业园区”建设于2017年提前启动,该项目以蔬菜、方竹和茶为主,因地制宜配套规划了其它特色种植体验园(规模1000亩),主要有游客方竹体验园、蔬菜体验园、果品体验园和5公里的游客风雨长廊——“龙脊”步栈道。
“龙井湾红苗风情度假景区”自2016年5月底正式启动第一期建设,到2016年8月9日开园,共建成红苗客栈、苗家风情戏楼、红苗文化广场、游客休闲步道、游客露营基地、独幢重木民俗宾馆、2.46公里自行车体验道主体工程完成。景区建设第一期共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。建设期间吸纳当地农民务工1326个工日,公司支付民工工资近20万元;开园后吸纳当地40名贫困劳动力到景区就业,到2017年春节前,客栈完成营业收入103万元,支付当地就业员工工资45.64万元。带动当地10户农民从事旅游服务,从业农户旅游服务业收入保守估计达30万元以上。
目前景区第二期建设已经开始,预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,到2017年6月底,将建成黔北会议中心、6幢庭院式重木民俗宾馆、完成景区门头及环线道路、自行车道、大型游客生态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建设,启动温泉及其附属设施建设。与此同时,为了配合景区打造和未来开发,森航集团还与马鬃苗族乡深度合作,以“融资代建”的方式实施了“民居风貌改造项目”,对中岭、中岗和龙台3个红苗同胞聚居区内的民居进行风貌改造,将广大贫困农户纳入项目建设平台,使扶贫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。目前,项目已垫资6000余万元,吸纳当地群众务工7300个工日,当地群众务工收入70万元以上。
不知各位亲看完如今这红苗风情十足,秀丽俊美的马鬃苗族乡之后,有没有蠢蠢欲动想去游玩一把呢?悄悄告诉你们,刚刚桐哥给我说,让我这星期叫上好朋友去马鬃玩儿,他已经按耐不住了。亲们,你们说,梓妹要不要和桐哥约?


